找回密碼

台灣男同志大全◎賤嘴論壇 Gay Forum

查看: 91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烏干達反同性戀法案全球撻伐,將愛定罪,才會傳染愛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2014年2月24日,烏干達總統穆塞維尼(Yoweri Museveni)簽署了一項極端嚴厲的反同性戀法案(anti-gay bill),並且於即日生效。法案內容指出,首次出現「同性戀行為」者將會被判監14年,若再犯,或是進行「同性戀行為」的其中一方是愛滋病患者,則可能被判終身監禁;此外,如果教唆或協助同性戀,也可能被判處7年徒刑。
烏干達過度嚴厲的反同性戀法案引起了全世界的撻伐,也讓許多人終於開始注意,在這個遙遠的東非國家裡被壓迫的六色彩虹。

烏干達社會瀰漫的恐同氣氛,主要來自於早期愛滋病的蔓延以及保守教會的龐大勢力。在過去的傳統社會中,同性戀曾見容於烏干達社會;直到1987年第一位基督教傳教士帶著良好的醫療與教育知識抵達烏干達,並且廣泛獲得人民的信賴,才讓成為教會國家的烏干達開始為同志貼上邪惡的標籤,並與愛滋的蔓延畫上等號。

同志在烏干達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烏干達反同者會在學校、教堂公開譴責同性戀,甚至勒令他們強制退學;此外,同志不只常遭受勒索、敲詐與暴力威脅,甚至有人以「矯正性傾向」之名強暴女同性戀,使得許多人被迫隱身在暗無天日的社會死角,以免於壓迫。
BBC紀錄片《世界上對同性戀者來說最糟糕的地方?》(The World's Worst Place To Be Gay? )詳細記錄了英國電台DJ 、同時也是同性戀者的斯科特米爾斯(Scott Mills )在烏干達所受的歧視對待。

除了社會輿論,烏干達的同志還必須面對來自媒體的惡意攻擊。2010年烏干達的《滾石(Rolling Stone)》週報發佈了以烏干達同志平權之父卡托(David Kato)為首的同志名單,號召全民公開處決這些「讓烏干達得到不明致命疾病」的人士;《滾石》的報導最終引起了軒然大波,最後在烏干達政府下令調查後確定停刊。

被報導列為頭號同志的卡托在2011年初贏得了控告《滾石》的官司,卻在同年的1月26日卻被發現頭顱遭鐵鎚攻擊,陳屍於家中。卡托是烏干達性別弱勢組織(Sexual Minorities Uganda)的首席顧問,烏干達警方在調查後初步判定卡托死於搶劫殺人,然而烏干達的同性戀團體和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卡托的遇害與恐同有關,呼籲警方詳加調查。

烏干達反同性戀法案,最早由國會議員David Bahati於2009年10月14日提出,法案規定經發現有同志行為者,最嚴重可能被處以死刑。這項法案引起國際社會對烏干達同性戀的關注,激起了基督教界、法律界、人權團體針對法案的危險性提出的強烈辯論,然而烏干達總統穆塞維尼仍堅持於今年初通過法案,唯一的改變只有將死刑調整為終生監禁。

穆塞維尼在簽署新法時表示,「同性性傾向是後天形成的,應接受治療;而為了阻止來自西方的同性戀在烏干達四處宣揚,甚至利用貧窮的烏干達人賣淫賺錢,所以我們必須立法禁止。」

在烏干達總統簽署反同法案的第二天,烏干達一份名為《Red Pepper》的報紙竟以頭版刊登國內200名同志的姓名及相片,使得烏干達同志圈再次風聲鶴唳,害怕自己遭受殺害。《Red Pepper》編輯Ben Byarabaha對此表示,他們僅公佈知名同志的全名,其餘人士只用化名報導,但同志們仍冒著因照片被公開而受害的風險,烏干達女同性戀者Jacqueline Kasha則將此報導稱為「媒體的政治迫害」。

即使被法律與社會嚴重汙名化,烏干達的LGBT組織仍勇敢在2012年8月舉辦了國內第一次同志遊行。這場遊行在烏干達恩德培舉行,並由牙買加LGBT運動人士Maurice Tomlinson擔任大會司儀,參與人士踴躍,活動中還包含一場愉快的海灘派對;然而烏干達警方卻在遊行過程中突襲逮捕,居留部分LGBT運動人士,事後將他們全數釋放。

在烏干達反同志法案通過後,於今年3月初在南非開普敦舉辦的同志大遊行主題被定為「愛烏干達,恨恐同症」,來自全世界、聚集在南非的同性戀支持者,高舉聲援標語,一齊抗議烏干達總統簽署的反同法案;來自世界各地的關心與譴責也不斷湧現。

早在2009年烏干達議員首次提出反同志法案時,美國總統歐巴馬便曾公開指責該法案「令人作嘔」,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也曾致電烏干達總統穆塞維尼,表達對「反同性戀法案」問題的強烈關注。而美國眾議院數十名議員當時也發起了一項「反同性戀法案」的決議案,決議認為烏干達的「反同性戀法案」嚴重侵犯人權。

普世聖公宗精神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也曾公開對烏干達將同性戀行為納入刑法範疇表示反對,他指出:「反同法案的嚴苛程度令人震驚;我無法設想它能得到近幾十年遵守聖公會教義的信徒支持。它除了訴諸死刑,未能讓我們提供牧靈照顧,甚至企圖將牧師變成告密者。」
而烏干達天主教主教團也公開反對,表示他們支持政府在維護自然家庭及傳統價值觀所作出的努力,但不認同法案中嚴苛的條文;而即使天主教團仍堅持同性戀行為不道德且違反自然,但他們也強調:「對同性戀行為引入死刑及監禁是針對人,而非設法為這些需要轉化、懺悔、支持及希望的人,提供輔導及伸出同情之手。」

對於歐巴馬的指控,烏干達道德事務部長詹姆斯布托羅回應:「烏干達議會正在為本國人民的利益而盡到立法責任,而美國沒有權力對烏干達議會指手劃腳,我們完全不能接受。」

在今年初烏干達正式簽署反同法後,歐美國家對此表達了不滿,美國、加拿大及歐盟甚至警告將切斷對烏干達的經濟援助。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則表示,新反同法會使烏干達的同志逃避愛滋病病毒測試,對公眾健康構成影響,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則嚴正要求烏干達重新檢視或廢除新法。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44467/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 Mobile Version| www.GAYSPA.com.tw :::

Copyright © 2001-2014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