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台灣男同志大全◎賤嘴論壇 Gay Forum

查看: 91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專訪(我們的同志孩子)作者蘇美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蘇美智與她的著作。《我們的同志孩子》策劃﹕香港小童群益會;出版社﹕三聯書店。

她說,自己是個幼稚園媽媽。孩子都在讀幼稚園的她,在親子路上也是見習生。

幼稚園遇上高年級,目擊著師兄姐們在親子路上如何迎難而上。

難過、難堪、難以置信、難以接受,孩子是個同性戀者。

他們有的焦頭爛額、有的涕泗縱橫,跌跌撞撞地走著這條崎嶇險徑。

在危難中,他們由內而外地經歷了一次大重組﹕自以為失去所有,最後尋回孩子,尋回自己,尋回愛。每一步,都是天下父母也需要學習的智慧。

蘇美智說﹕「他們每個都在給我一趟愛的教育。在愛面前,我們都要謙虛。」

回歸人性 同志只是人

最近,林以諾在教會談論同性戀的片段掀起爭議。林牧師在片段中把同性戀與殺人狂、吸毒者、賭徒及癌病相提並論,引來全城圍剿。不少人聲援同志,也有部分人堅持對同志的否定。在香港,同志人口不過十分之一,大眾總是隔著迷霧凝視這個族群,塞滿光怪的想像。「我不覺得他們是很特別的人,只是人一個。」蘇美智說。

蘇美智以記者身份,參與小童群益會性向無限計劃的家長組整整一年半,最後把9名家長的經歷化成洋洋萬字。書面世後,她收到不少回應,一些人欣賞她記錄同志父母的心路歷程,但這些人堅持不認同同性戀,「太多東西阻礙我們去看一個人的本質了」。其中一個重要的障礙,是宗教。在家長組中,不少家長也有宗教的牽絆,她提到書中的曹家孿生兒,基督徒哥哥曾與同志弟弟勢成水火,緊密的感情被宗教力量硬生生割開了,「如果宗教的作用,是令一對親密兄弟分離,或令一個人看不到另一個人本來的真實面貌的話,在這層面上說,我是不需要宗教的」。

不止父母,不少成年人也有種內化的偏見,更沒意識到偏見的無情。蘇美智提到蔡寶瓊教授對現職或未來教師學生的觀察,「學生在宗教和性的位置上,沒經過很多思考上的提煉,只是採納了『宗教不同意同性戀』的立場當成結論,然而,信仰是要經過思索的」。思考,也是回歸人性的方式。精神病醫學界泰斗Robert Spitzer在2001年發表報告肯定改變性傾向治療的成效;十多年後的今天,他對同志團體和曾受治療的人公開道歉,因他反省後明白,往日的自己,錯了。

「社會上那些很少數但聲音很大的人,主導了父母對社會的印象,事實上不少人對同志都是接受的。」她說。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2012年發表的報告顯示,在1002名本港在職人士中,58%受訪者表示接納同性戀或雙性戀人士,表示不接納的只有22%,某程度反映了社會上沉默的多數對同志有一定程度的接受。話雖如此,同志在香港依然被黏上許多標籤,身受不同創傷,蘇美智說﹕「在家長會中,我更能活生生體驗這些標籤如何影響不同家庭,以及個人對自己的認知。」

不要低估父母面對的難

蘇美智說﹕「同志的家長身處一個很艱難的夾縫中。接受同志的人覺得他們自尋煩憂,同情他們的子女有如此父母;不接受同志的就認為他們很可憐,同時質疑其管教不善。」批評和污水來自四面八方,濺向這些有口難言的家長。可幸家長組的社工以最輕簡的話、最家常的語調,搭建一個避風港,讓這些無處容身、滿腔鬱澀的人,暫時逃離社會的沉重指控,卸下身份和積壓頭上的包袱,讓不敢說的話、羞於示眾的淚,一一坦露。

在這個空間,沒有人要判他們的罪,埋藏心底的私密絮語,都能安然吐露。蘇美智說,家長你一言我一語,在說話中互相扶持啟迪,漸漸萌發了一些力量,「張爸爸有個很優秀的兒子,但他很沉溺於負面想法,覺得自己輸掉所有,兒子已不是自己原來想像的一樣,不是一個正常的男人。小組的家長會提醒他,叫他數數自己對兒子的期望,有哪樣沒有達到?除了傳宗接代,兒子什麼都做到了,沒理由不收貨。其實這就是一趟回歸常理的過程」。不用專家,由家長相互領航,開闢出路, 她一一見證了,「家長們互相幫忙,給予力量,都是很美麗的」。

痛 因為愛

「很多痛苦和焦慮都來自父母對子女的擔心。」蘇美智篤定地說。子女出櫃(同性戀者公開性傾向),父母腦中即時爆出許多問題﹕子女有沒有被歧視?往後的路怎算?有沒有人跟他/她一起走下去?老來沒子女怎生活?每個問題,都源於愛;當然,面子也是父母必須要過的關,「但我不覺得這是9名家長憂慮的主調,他們憂慮的是子女的將來」。她提醒家長,當子女向自己出櫃時,第一件事不是想像姨媽姑姐的閒言閒語,「你應想想你這表情和反應會對子女留下什麼印象。這表情絕對是會定格很久的,為何不提醒自己做好那一格?」

然而,有不少家長都把那格畫面變為悲劇。不少真實個案中,面對子女出櫃,慌亂至極的父母會把他們囚禁起來,切斷孩子與外界的聯繫,以為就此雨過天青,把孿變直,「其實都是無助中的幻想」。美國一名虔誠基督徒Mary Griffith,深信同性戀不獲上帝悅納,拒絕接受兒子巴比的性傾向,設法要治好他的「病」。被至親傷透的巴比最後在1983年跳橋自殺,Griffith才發現是自己對信仰及同志的錯誤認知把愛兒逼上絕路。她痛定思痛,加入同志父母組織PFLAG,餘生致力於同志平權運動。

克難而上的親子課

身為兩孩之母的蘇美智,在小組與家長同行了跌宕起伏的崎嶇小路,「我在過程中帶走了很多堂課」。在親子書中唸過讀過明白過的育兒招數,都在這些家長身上活生生地實踐,例如學會放手,「放手對父母是個很大的難關,因為父母總是被要求去管教孩子。以單親媽媽June為例,面對兒子沒工作沒上學的情況,我會很不安。但June媽媽說,這是他的選擇和決定,他要學習怎樣去過自己的人生;她也要放手,不能一頭栽進兒子的性傾向、快不快樂之中,她也有自己的人生」。親密如母子,當中也有界線,一個需要放手的位置。

學到的,還有同理心。蘇美智一臉甜笑,說了件傻蛋們的生活事。6歲的兒子弄丟了背包,遍尋不獲,她著兒子待好事做多了,剔號儲夠了,才能買個新的。朋友問何以不責罵?「我就是用了同理心,想到自己也經常丟失東西。我們經常在生活上要求要有同理心,但面對小朋友時,那種同理心就突然蒸發了。」重如鉛石的書包、密不見光的時間表、放學前後的繁重課業,怎能不算虐待?「我覺得不是絕對平等,我有責任要教育他們,為他們定下界線,但多點同理心是需要的,不但對社會不同階層的人,也是對自己的小朋友。我們也會懶,也想有被原諒的幸運。」

櫃 不只有出與入

面對雙親,同志在櫃門前的掙扎是痛苦的,有些人粉身碎骨也要出來,有些人選擇一輩子隱身,更多徘徊在心照的曖昧之中,相對難言,然而蘇美智從這些親子關係中,發現在出櫃和入櫃之間存在極大的可能性,「心照可以很闊,闊得只在未說出那個字,但也可以很窄,那條線可以移動。在這樣大的灰色範圍裡,彼此能找一個舒服的位置。如果有意選擇了心照,面對外界時自然有一種保護機制」。以Alex母子為例,年過40的Alex從未正式向母親出櫃,但在人生的漫長歲月,時真時假的對話,令彼此到了一個心照不宣的舒服位置,「他們坐在我面前侃侃而談,說不說穿,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

蘇美智對長者的開明,尤為激賞﹕當張爸爸向母親交代她孫兒是同志時,母親竟取笑兒子「封建」,「長者那種闊度,真的好可愛!他們有許多人生歷練,知道生命有很多路可以走,再難的時候也是這樣過」。她說,不要低估父母,很多時候他們都是超乎想像的,「當然也不要高估吧」。

愛 一直領航

蘇美智的家庭,幸福美滿。一夫一妻婚姻,有兒有女,湊成一個「好」字。如此家庭,會是快樂家庭的唯一形式嗎?「我覺得我現在很好,但不是最好的,我認為我們對家庭的想像可以拉闊很多。」 廿一世紀的家庭面貌很多樣,同志家庭、單親家庭、多親家庭,多元而獨特,「這些對小朋友成長的影響,我還要思考。但離婚、再婚又有新的子女,已經不是可以用『問題』兩字去概括,反而是我們有沒有一個平常心去接受不同的家庭形式」。

書寫好了,課上足了,若孩子是同志,能否安然接受?「如果他/她快樂,我就開心;如果他/她是個不快樂的同志,就看他/她何以不快樂,因為同志不一定不快樂。」她說,要著手的是孩子的困擾,而不是同志身份。

她寫,愛,一直領航。然而社會上有太多愛的定義,規範了什麼是愛、怎樣愛、什麼才算愛。父母以為達到一種虛假的「愛的標準」,孩子就會同樣地以「愛」回報自己的犧牲,當孩子無法回應父母的「愛」,破碎的期望刺痛彼此,結就糾得更緊了。「我絕對覺得自己沒有一個位置,用『犧牲』貼在我的親職上。我想我得到的,更多。」她笑說,可能是傻蛋們還小,蜜月期未過。「但每天看到他們,每晚看著他們在家裡笑,夜裡送他們去睡,開門去看他們安睡的樣子,我覺得孩子給我的東西,很多很多。」她說,她把這一切都收藏好了。

愛,無法被言說書寫,它是空氣,從來都在,深呼吸就在五內。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 Mobile Version| www.GAYSPA.com.tw :::

Copyright © 2001-2014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